图:马特西、基拉姆火爆称重现场

美商务部称,中国太阳能公司正试图通过在柬埔寨、泰国、马来西亚和越南进行少量加工来绕过美国的关税,然后再将产品运往美国。

单结光伏的终极产品,量产要向27%的转换效率上进行靠拢。有人在做今天的技术,但明天的技术不得不重视起来,而TOPCon、HJT、IBC这些热门选项中谁又能脱颖而出取代PERC成为主流?通过上图对比可以看出,在目前的N型电池赛道里,TOPCon赢在当下,而HJT赢在未来。

图:马特西、基拉姆火爆称重现场

相比传统的P型电池,这些N型电池具有转换效率高、双面率高、温度系数低等优点,但制造工艺复杂、成本更高,被行业普遍认为是下一代的电池技术。1941年,第一块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诞生;1950年代,贝尔实验室推出第一块可商业化的6%转化效率的光伏电池。也是2017年日本公司创下26.7%的纪录以来,时隔五年诞生的最新世界纪录。根据Energy Trend预测,HJT电池项目总产能规划超过150GW。而IBC电池是平台型长期电池技术路线,国内仍难实现大规模量产。

光伏降本,有硅片薄片化和减少银浆使用等方法,这属于减量。具体来看,在20%的基础上,转换效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,可为下游电站节约5%以上的成本,成效巨大。正泰新能表示,这是一个新的开始。

早在2015年,天合便开始布局TOPCon电池研发,经过6年的技术积累与突破,于今年3月成功实现自主研发的210 mm210 mm的高效i-TOPCon电池,最高电池效率达到25.5%,创造了大面积产业化N型单晶硅TOPCon电池效率新的世界纪录。今年推出的DeepBlue4.0X新一代N型高效组件,采用晶澳高效n型倍秀(Bycium+)电池技术,电池平均转换率可达25%。一个月后,经世界公认权威测试机构德国ISFH 研究所测试,隆基电池研发中心的单晶双面N 型TOPCon电池研发实现高达25.21%转换效率。但上述预测应该还是略显保守的。

由于TOPCon 电池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,相关设备厂商有望直接受益。宣布进入TOPCon的公司还有钧达、一道新能、赛拉弗、晶优光伏、中清和中环、旭合、中润系、皇氏集团、沐邦高科等。

图:马特西、基拉姆火爆称重现场

3、天合光能天合在今年上半年宣布投产8GW的TOPCon电池产品,具体项目实施地点位于江苏宿迁。2022年6月30日,海宁隆重举行正泰新能光伏制造项目的签约仪式。短期来看,预计2022年内,该公司的TOPCon产能达到16GW,考虑产能爬坡,公司2022年有望实现TOPCon的出货超10GW。公司通过结合N型高功率优势和210大尺寸平台低电压、高组串功率技术特点,为系统端进一步降低系统成本开辟新的方向,有效降低系统的BOS成本和LCOE,提升IRR,为客户提供最大化的系统价值。

(山西证券)晶科能源的三季报也指出,该公司目前浙江和安徽的N型工厂已提前实现N型电池量产效率达25%,良率与PERC持平。据悉,正泰新能拟在海宁市黄湾镇投资建设12GW电池及18GW组件项目,项目总投资120亿元。从现有的加速度看,TOPCon在明年的出货可能甚至高达70GW不等。中来总计会有19.6GW的TOPCon项目会陆续到来。

1、晶澳科技公告显示,晶澳科技的N型产能规划预计2023年底可达27.3GW,目前已有宁晋1.3GW投产,6GW项目将于年底投产。在多家顶部组件厂商、电池企业的真金白银投入下,N型TOPCon产品呈现了史无前例的增长趋势。

图:马特西、基拉姆火爆称重现场

晶科或有预计48GW的在建和规划项目将全部投产,时间在2025年三季度前。此前,协鑫集成发布公告,拟投资10.7亿元建设阜宁2.5GW叠瓦组件项目。

2、晶科能源晶科是国内所有组件厂商中,最早喊出进入TOPCon并大力推行这部分业务的。未来,晶澳、晶科、天合、正泰等组件核心厂家的主要产能将放在TOPCon,东方日升会实现HJT和TOPCon的双线并行态势。而自2018年实现技术产业化以来,公司已积累了超过4年TOPCon电池中试线经验,210大尺寸TOPCon中试线的量产转化效率目前已超过24.5%,最高可实现25.5%。公司山西年产16GW高效单晶电池智能工厂项目一期首批4GW正处于分步爬坡阶段,一期后续4GW和二期的8GW正在逐步规划建设中。8、协鑫集成:2022年9月8日,协鑫集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,预计2022年底,公司将实现组件自主产能超过20GW。设计之初,M3车间计划年产6GW ASTRO N系列组件,通过调整提升产品工艺、提升自动化效率,预计年度产能可攀升至6.7GW。

在晶科宣布TOPCon电池26.1%的测试记录后,近日公司宣布其电池组件的最高转换效率已经达到23.86%,再次刷新了去年7月该企业创造的23.53%的N型电池组件效率记录。有设备厂商透露,隆基也已在考虑选择相关的TOPCon设备及路线做验证。

正泰新能的消息称,海宁总部M3智能生产车间,有八条生产线专职生产n型TOPCon组件产品。下图,是部分上市公司已经投产的项目、后续规划等做的一规划信息。

5、通威股份:通威从设备方的投标和招标来看,未来通威走向TOPCon也将是大概率事件。相比于传统p型组件,DeepBlue4.0X组件BOS成本最大可降低2.1%左右,LCOE成本最大可降低约4.6%。

2022年宣布规划或者落地的产能(并且在2023年实施)的高达270GW。截至目前,预计有270GW的TOPCon产能将在明年全面爆发。晶澳、协鑫、钧达、晶科、东方日升、正泰、通威、一道、亿晶等皆为主要投资商。其在合肥、海宁有总计16GW的TOPCon项目,平均量产效率为24.5%,另外该公司布局的合肥二期8GW规划、上饶24GW的高效组件中的一期8GW,预计今年年底前投产。

TOPCOn 设备市场空间在385.0 亿元、437.5 亿元、490.0 亿元。就在6 月份,天合光能的青海西宁产业园10GW 项目也在布局高效电池产品,业界猜测可能是 N 型电池的技术路线,如果顺利的话,那么天合总计会在短期内拥有18GW的N型TOPCon电池产品。

预计2022年底,晶科有望形成硅片40+GW、电池片40GW(其中16GW为TOPCon)、组件50GW,一体化自供率达到80%。晶澳科技透露,未来将结合细分市场对N型产品的需求稳步推广。

7月25日,正泰新能Astronergy首片N型TOPCon电池、组件在海宁智能制造基地成功下线。晶澳科技在优势产能项目上的抢先落地,不但巩固了在光伏电池领域中的优势,也奠定了公司在大尺寸N型产品产业化发展的领先地位,在新一代高效电池领域的布局中抢夺了市场先机。

7、正泰新能:目前在新一代电池、组件技术方面,动作较快的还有正泰新能。协鑫合肥组件基地总投资180亿元,规划建设60GW高效组件,分四期建设,首期15GW,投资 50 亿元。ASTRO N全系列涵盖ASTRO N6、ASTRO N5、ASTRO N5s三款产品,组件效率高达22%+。6、隆基绿能:隆基在TOPCon和HJT等电池技术路线上,始终都保持着关注、研发,且处于领先位置。

据正泰新能官网介绍,2022年年底,正泰新能光伏电池产能计划达到13GW,组件产能将达到18GW。来自PVInfoLink的消息也称,截至今年8 月,已落地的TOPCon 产能超40GW,预计2022 年TOPCon 出货有望达20GW,全年渗透率8%,其中Q4 的渗透率有望达10%,2023 年TOPCon 出货量有望超过60GW。

9、亿晶光电该公司计划在滁州投资约50亿元建设年产10GW高效N型TOPCon光伏电池项目(一期),之后还规划有二期10GW切片、三期10GW组件项目。从能源一号的统计数据来看,2022年投产的TOPCon产能建成或投产的预计在90GW左右。

由于通威太阳能在眉山会建设32GW的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,一期有16GW的电池在2023年12月底前竣工,如果通威将大部分的TOPCon电池产品制造放在眉山当地,那么未来通威整体的TOPCon产出比例也将很高。它也有相应的实验线来支撑对产品端的量产性的准确评估和把握

蜘蛛池搭建飞机@seochaoren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 表情: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1人围观)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